沒有送出去的錦旗
最近,河南省焦作市山陽區藝新街道云臺小區退休老干部、黨群議事會主任任鐵龍和居民們既高興,又有些許的遺憾。
高興的是,他們所居住的老舊小區,經過改造后實現了“一眼凈、一眼齊、一眼美”,先后接待了從中央到省、市有關部門領導的調研指導,得到了肯定和贊揚……遺憾的是,在7月27日市委書記王小平到云臺小區調研指導工作時,他和廣大居民半年前就準備好送給焦作市委、市政府的錦旗卻沒有送出去。云臺小區的變化究竟有多大?居民們為啥要送錦旗?“四城聯創”又是什么……帶著一連串的疑問,記者來到了河南省焦作市山陽區,也走進了藝新街道云臺小區。
這個建于上世紀90年代的小區,僅有2棟樓、6個單元,居民85戶、近400人,給人的感覺是老而不破、舊而不臟、小而不亂,滄桑中透漏出無限的生機——黛瓦碧墻清新自然,黨建墻、家訓墻、敬老墻雅致精巧,處處給人以舒適宜居的感覺。
“以前小區可不是這樣。”任鐵龍說,小區入口是一個斜坡,一下雨,本就坑洼不平的地面滿是水坑,大家只能深一腳淺一腳蹚著水走過,小區居民怨聲一片。
改變是從焦作市開展“四城聯創”工作開始的。
云臺小區所在的山陽區,在推進“四城聯創”工作中,積極探索老舊樓院治理新模式,推行黨群議事會社區治理機制,以實施“黨群360”民生服務項目為依托,推動老舊失管樓院舊貌換新顏。
任鐵龍擔任小區黨群議事會主任伊始,帶領議事會成員積極申請和籌措資金14萬余元,修地面、栽綠植、歸整電線……小區實現了“一眼凈、一眼齊、一眼美”,還被山陽區評為“六星級文明樓院”。
“臟亂差”搖身一變“綠凈美”,云臺小區的居民們看在眼里喜在心頭。小區入口的對聯表達了大家的心聲:環境升級400居民齊叫好,舊城改造360項目新倡導。
“‘四城聯創’進樓院,給群眾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實惠。”任鐵龍說,“我們打心眼兒里感謝市委、市政府,感謝‘四城聯創’。”
任鐵龍說的“四城聯創”又是什么呢?記者了解到,近年來,焦作市在全市開展了以改變城市形象、改善人居環境為目標的全國文明城市、全國衛生城市、全國水生態文明城市、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市等一系列創建工作。創建工作開展以來,該市取得了一系列成績:通過全國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試點驗收,在《河南社會治理發展報告(2019)》藍皮書中,焦作市在宜居、獲得感指數方面均位居河南省第一……
任鐵龍介紹,在王小平調研快結束時,他和居民們送上了早就準備好的錦旗,但被王小平書記婉拒了。王小平說,“四城聯創”以來,全市老舊小區的環境面貌發生了很大變化,大家滿意我也高興,但這面錦旗最應該送的還是咱們的基層干部群眾。希望大家再接再厲,跟居民再貼近一點,工作再做細做實一點,爭做全省乃至全國老舊樓院治理的典范。
雖然錦旗沒有送出去,但是炎炎夏日里,付出終有回報,大家的心田如同流進了一股清流。
這清流,連同幸福感彌漫在小區的角角落落。
(河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鄭偉偉 焦作日報記者 原文釗)